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校信息 > 教學研究教學研究
經管專業教學部會計、金融教研組召開課程思政專題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1-09-10 //echo ;?> 來源:點擊:
9月3日下午,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部會計、金融兩個教研組在經貿實訓樓四樓微財實訓室召開了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課程思政專題研討會,討論并修訂多門課程思政教育提綱,校黨委書記、校長徐錫光以及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部主任李霓虹參加研討會。
與會人員重點討論了《商品流通企業會計》《會計綜合技能》《財經法規》等課程思政教育提綱。老師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開拓了思路。例如:將我校“閩寧協作,扶貧助農”活動融入《商品流通企業會計》課程的“商品異地采購”章節,培育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將“校園貸”等案例融入《會計基礎》課程的“負債”章節,提高同學們的安全意識;在《財務會計》課程的納稅章節,融入“鄭爽偷稅漏稅”的反面案例,引導學生樹立依法納稅的工作理念。
徐錫光校長作課程思政的指導發言,對課程思政提出了“三變”工作要求。他提出,一要理念變行動。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是對“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的科學回答。專業課程育人成效關鍵在課程思政的有效落實,通過“五好”教師技能競賽,激發教師們用心收集思政素材,用活“好故事”,講好身邊事,打造課程思政“好課堂”。二要專項變常態。僅靠學校組織的課程思政專題教研、專題研討是不夠的,應讓思政教研成常態化,并融入到教研組的每一次集備活動中。各門課程思政教育提綱應逐年修訂,逐步完善,由章到節到知識點,將愛國主義情懷、民族品牌、中國制造等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各專業教學中,并實現課程思政提綱的全學科全課程覆蓋。三要形式變質量。課程思政的形式應是豐富多樣的,不斷擴展育人渠道,延伸育人空間,構建“理論+實踐、知識+技能、線上+線下、顯性+隱性”的課程思政體系,提高課堂鑄魂育人功能,提升育人質量,全力營造學校人人會思政、課課有思政、處處見思政的育人氛圍。
課程思政是我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有效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我校自2019年以來,已連續開展了多次課程思政專題研討會,結合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深入挖掘各類課程思政元素,編制并修訂了多門課程思政教育提綱。經管教學部教師主持開展的國家級課題《中職學校財經專業課程思政研究》的課題成果獲全國職業教育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會計基礎》課程獲認定為福建省課程思政示范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