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校信息 > 教學研究教學研究
2009/2010學年第二學期課件、說課比賽小結
發布時間:2010-06-29 //echo 朱愛琴;?> 來源:點擊:
2009/2010學年第二學期課件、說課比賽小結
2009/2010學年第二學期我校教師課件、說課比賽已于2010年6月結束。本次比賽共有76位教師提交了課件作品,各教學科初選后派出15位教師參加了現場說課比賽。經學校評審小組評審,本次課件比賽設一等獎二名,二等獎五名,三等獎七名,說課比賽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與去年相比,本次參賽的課件與說課質量都有較大的提高。具體情況如下:
一、課件比賽
參評課件由去年的46件增加到76件,其中公共課程教學部28件,通信技術專業教學部22件,計算機專業教學部14件,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部12件。
教師課件制作水平快速提高。課件制作技術先進,采用FLASH技術和Authorware技術將各模塊內容集成的課件數已從去年的鳳毛鱗角變成占到了課件數的15%。
課件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各教學項目以菜單形式來展示,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調整教學順序,也可根據教學需要不斷重復重點教學內容,課件內容豐富、有趣,課件不僅可作為教師的課堂教學使用,還可以作為學生的自學課件。特別是陳蔚、張云、李玲等老師的課件還能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置了課堂練習的交互環節,當學生答對時,可聽到一句贊美“恭喜你答對了!”或是“真聰明!”突出了課件的交互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素材豐富,設計新穎,借用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本次參賽課件的另一個突出亮點是教師更加注重挖掘多媒體課件的教學作用。如:韓晶老師的課件以一個折紙飛機進入課件主題“使用FLASH制作公益廣告—公德比賽從今天開始”,構思精巧;陳蔚老師的“荷塘月色”內容豐富,音樂與色彩相互交融,令人賞心悅目;張云老師則將教學內容“補間動畫”的操作過程與教師語音講解進行集成,可自動進行演示與重復播放,課件能有效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課件制作直觀形象,針對性強,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如徐錫光老師的課件,立足于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將“記賬憑證核算程序的應用”的各個核算程序直觀地展示在同學面前,內容細致、針對性強,學生有如親歷現場實際操作,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提高能力。
本次課件比賽展示了我校教師課件制作的水平,但也反映出我校教師的課件制作水平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的地方。少數課件與板書的區分度不大,甚至還弱化了板書的循序漸進的功用,課件的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另有少數課件的制作重點放在了技術和畫面的美觀層面,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則稍顯不足,當然,還有極個別作品和之前的作品相比沒有任何提高。
二、說課
第二屆青年教師說課比賽總決賽在6月13日上午教學樓212教室舉行。參賽的15位教師,通信科4位,計算機科3位,基礎科5位,經管科3位。說課比賽采用現場評分,現場公布成績的方式。參賽教師分別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指導、學生狀況、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細致講解。
從本次說課可以看出教師對“說課”這種教學交流形式、內容的認識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師準備認真,教學層次清楚,說課PPT的制作更為合理與精致,講解的結構、條理都較前一年有了提高。教法設計能凸現學生主體地位,出現了不少亮點,如陳蔚老師對課文《雨巷》的講解時的生動語言和教態、精美的說課課件,把大家帶入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的意境。程靈聰老師使用“教授住店”的故事,將通信中的原理進行比喻,生動易懂。李丹江老師從營銷大師的營銷理念:營銷從售后開始,引入負反饋放大電路的教學。林曉益老師以一張名片為載體,讓學生圍繞這張名片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李鈴老師采用項目教學法,針對經管類的學生,將《廣告策劃》課程分解為13個實訓項目,并讓學生集成廣告策劃案進行現場發布。楊徐君老師在課堂設計中能關注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生動活潑的運動圖片作為課堂教學載體,并在課中設置合適的游戲來重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均讓人耳目一新。
這次說課中的不足主要有,個別說課的重心沒有以課程內容為落腳點,未說清“為什么這樣教”;個別教師對教法、學法的指導的選擇似乎是一個通用模式,將教學內容虛化了;另有一個傾向是,教師說課時過多地展示了具體的教學過程,變成“上給你們看”,而對教學設計的出發點講解偏少。
為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展示本次比賽的成果,我校將會針對本次課件和說課比賽結果做一個專題交流,選出本次比賽中部分優秀課件進行展示,好的說課進行交流。歡迎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



教 務 科
2010年6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