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校信息 >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我省發布防甲流中藥方 不同人群給出不同處方
發布時間:2009-10-01 //echo ;?> 來源:http://www.fjedu.gov.cn/html/2009/10/388_57035.html點擊:
《福建省2009年秋季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診療方案》29日發布,對我省甲流的中醫藥診療作了進一步明確。
《方案》分別給出了甲流預防和治療的中醫藥處方。根據老人、小孩、成人的不同特點,《方案》還給出了不同的預防處方;根據甲流確診患者癥狀的輕重不同,《方案》也給出了不同處方。
據《方案》的主要起草者——福建省人民醫院中醫傳統病房主任李學麟介紹,與國家版中醫藥診療方案相比,福建版方案“地方特色更加鮮明”。李學麟說,福建空氣濕度比較大,秋冬季節早晚溫差也比較大。與國家版相比,福建版甲流中醫藥診療方案在一些藥物的選取上稍有變化,適當增加了柴胡等解表清理的藥物。此外,根據福建氣候“有寒、有濕、有風”特點,在一些藥物的用量上也稍有變化。
福建版處方中,新增了“衛氣同病(重癥)”這個證型,李學麟介紹,這是根據平時臨床中見到的流感癥狀以及此次甲流的典型癥狀而增加的,治療上則是根據臨床經驗擬定的處方,“該處方在治療過程中被證明是有效的。”
增加幾種預防措施
根據福建民間一些傳統做法,在國家版方案的基礎上,福建版方案增加了“選擇蒼術、艾葉、藿香等燃燒或煮沸熏蒸;從蒼術、艾葉、藿香、白芷、山萘、橘皮、佩蘭、大青葉、金銀花、冰片、檀香等中選用幾味制成香囊掛在胸前”等幾種預防甲流的日常措施。
李學麟說:“福建版診療方案只是一種建議方案,具體到福建省內各地,也要根據當地的特點和病人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例如閩南濕氣會更重,而閩北寒氣會稍重,這些處方也要適當改變。”
據了解,《方案》具體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加減。專家也指出,《方案》中的劑量供參考,兒童劑量酌減,有并發癥、慢性基礎病史的患者,隨證施治。
省衛生廳提醒,市民應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時咨詢醫生,更不能聽信民間流傳的甲流防治秘方、偏方、驗方,以免貽誤病情。
福建省2009年秋季甲型H1N1流感中醫藥預防方
(一)成人
1.藿香5g、桑葉6g、大青葉5g、白茅根或蘆根15g
適用人群:面色偏紅,口咽、鼻時有干燥,喜涼,大便略干,小便黃。素體虛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參10g。
2.蘇葉10g、陳皮5g、蒼術5g、苡米10g、黃芩3g
適用人群:面晦無光,常有腹脹,大便偏溏、口粘膩不欲喝水。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付為宜。
建議不同人群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在流行期間可連服用3至5劑。在連續流行期間,可每周服用3天。
(二)兒童
藿香5g、蘇葉6g、大青葉5g、白茅根15g、炒山楂10g
適用人群:兒童易夾食夾滯者。此類兒童容易“上火”,經常口氣酸腐,大便臭穢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至5付為宜。
(三)服用中藥預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項:
1.老人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適當調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婦慎用;
3.預防感冒的中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3至5天;
4.服用期間或服用后感覺不適者,應立即停止服藥并及時咨詢醫師;
5.對上述藥物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6.不要輕信所謂的秘方、偏方和驗方。
(四)其他
根據中醫和民間傳統,多用具有芳香化濁類中藥,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穢的作用。如選擇蒼術、艾葉、藿香等燃燒或煮沸熏蒸;還可以從蒼術、艾葉、藿香、白芷、山萘、橘皮、佩蘭、大青葉、金銀花、冰片、檀香等中選用幾味制成香囊掛在胸前以預防。
下一篇:《福建職業與成人教育》下半年選題

